证监会最新通知:降低交易成本,吸引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

时间:2024-07-01 01:55:10 来源:汇查查

近期,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份名为《优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的通知》的文件,这一通知旨在优化和完善公募基金的证券交易模式,以提高交易的便利性。同时,该通知允许各类公募基金管理人根据其业务需求自主选择交易模式。

这一通知的发布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,因为它关乎到降低中长期资金的交易成本,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。

公募基金交易模式的优化历程

公募基金交易模式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。最早在2017年,中国证监会启动了新设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转换试点。2019年,证监会发布了《关于新设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转换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标志着券商结算模式正式进入常规业务。这一改革的初衷是提高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运作效率,防范异常交易风险。

根据权威数据,采用券商交易模式的权益类基金在2022年的发行规模达到955亿元,占权益类基金总发行规模的比例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。这表明公募基金管理人对券商交易模式的认可度不断提高。

优化证券交易模式的目标

这一最新通知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券商交易模式的便利性。在优化交易模式方面,该通知强调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便捷性,推动建立证券行业服务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的统一业务标准,提高券商交易模式在产品开户、协议签署、资金划转、交易对账、数据分发等方面的时效性和便利性。

不同交易模式的选择

通知中还明确,未来传统托管模式和券结模式等两种交易模式将长期共存。券商结算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,能够加大券商渠道端的营销影响力,有助于增加权益类基金规模,提高资金的灵活性和流动性。这也将有利于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。

费率改革的背景

这一通知也是落实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方案的重要一步。中国证监会早前发布了《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》,旨在在两年内全面优化公募基金的费率模式,稳步降低综合费率水平。

费率改革对中小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影响较大。优化证券交易模式将降低这些公司的运营成本,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提升投研等核心能力。

结语

这一通知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,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流动性,推动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实施,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。此外,这也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,有望提高市场的竞争性和吸引力,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。

活动推荐2023年全球外汇平台排行榜